今跃寄宿考研:考研党不如保研党?导师可不这么认为
小编:那么有些学生就有这样的担忧,考研生和保研生哪个更被导师喜欢?他们担心在选导师的时候难以和保研党竞争。这其实就是大家的一种固化思维,觉得能获得保送资格的同学一定会优于其他考研的同学。这个时候,再说保研生一定优于考研生,那肯定是不对的了!很多同学在大四上学期看到保研的同学拿到offer后,都会感觉保研比考研简单。导师倾向于保研生,不是因为他是保研的,而是因为导师对本校保研生的能力和水准更加了解。...
现在好的大学保研生越来越多,尤其是985院校,很多专业甚至一大半都是保研的。
那么有些学生就有这样的担忧,考研生和保研生哪个更被导师喜欢?他们担心在选导师的时候难以和保研党竞争。
这其实就是大家的一种固化思维保研难还是考研难,觉得能获得保送资格的同学一定会优于其他考研的同学。
因为你的第一反应是把保研生和他本科院校、本专业的同学进行对比了,但其实从目标院校的角度来看,它所录取学生的本科院校千差万别。这个时候,再说保研生一定优于考研生,那肯定是不对的了!
考研相比保研,优势在哪?
这里先引用一位985文科青教硕导的话吧
保研的学生未必多优秀。很多保研的学生整个大四就玩儿过去了,来读研之后发现学业一塌糊涂。而且有些学校的保研水分比较大,很多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其实是混学生会的,某个学生表现不好,真的很影响整个学校在我们老师们之间的口碑。
另外,保研的学生实力参差不齐,考研上岸的一般不会有太大差距,毕竟都是通过实打实的考试的。
从我个人收到的学生看,外校保研的学生能力差距是比较大的,个别极差,个别又很靠谱。但报到之前邮件联系的时候,第一感觉都是还可以的保研难还是考研难,有些细节真的要交往了之后才会发现。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聪明,知道跟老师联系的时候展示什么隐藏什么。
不过保研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保研可以提前入组。保研一般在下半年九十月份,在学期刚开始就和导师建立起了联系,如果不是跨考,甚至本科毕业论文就可以按老板的课题开展,此外老师可能会让你提前准备学习一些基础性的学科知识,为后续科研打牢基础。相比之下,考研的同学一般在次年三四月复试后才和导师建立联系。
所以保研还是考研,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各有利弊。
考研难还是保研难?
这个和学校关系很大,不同院校考研和保研难度截然不同!
首先,考研的风险极大,首先你得确保自己有一段长期且稳定的时间好好复习,其次,你得确保在这段时间你能百分之一百地投入,再次只要是考试,就有风险,且备考的过程真的太痛苦了。
但保研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同学在大四上学期看到保研的同学拿到offer后,都会感觉保研比考研简单。但其实各个院校保研率不同,一些学校保研率只有个位数,所以基本上只能是专业前几名同学才有可能保研,同时一些985保研率可以达到一半,这里面差别很大。
如果想保研好一些的学校,除了学习,大学期间还需要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各个方面努力开挂,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竞争也是非常非常激烈的。所以事实上两者各有各的难法。
考研生如何获得导师青睐?
导师倾向于保研生,不是因为他是保研的,而是因为导师对本校保研生的能力和水准更加了解。所以不管考研还是保研,都不要自己给自己设限保研难还是考研难,努力没有界限,更没有参考标准。真正的优秀应该是:努力超越纵向的自己。所以,决定导师最终是否喜欢你的保研难还是考研难,不是你之前的身份是保研生还是考研生,而是你进了组后是否努力。那么,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呢?
1、信息搜集能力
可以准确、快速地搜索文献,快速掌握一篇文献的要点,在一定时间内总结某一领域,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2、科学研究能力
研究生学习,不是本科的延续。需要主动学习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技术,应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trouble shooting能力,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反馈调整方案的能力。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要让导师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
研究生阶段不是本科的简单延续。要更加积极地学习设计实验及操作技巧,解决实验中问题的故障排除能力,根据实验结果反馈调整程序的能力。掌握研究的过程和步骤,让导师看到你的可塑性。
3、优秀的学习力
研究生学习,不是本科的延续。研究生学习,是主动性很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靠自主能力。做到主动和独立,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安排、文献阅读、学习总结、课题计划等等,读研究生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主动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思维方式,思考能力,思考习惯等,要让导师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
4、良好的品德
研究生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方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学风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要知道品德永远比知识更重要,只有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让学术规律深深植根于胸。
5、坚定的信念
除了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之外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要不惧困难,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相对枯燥的科研生活中坚持到最后。很多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优秀,却对承担具有挑战性的科研任务感到畏惧,甚至不少人害怕难以完成任务而选择中途退出。
当前网址:/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