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学:出不去与回不来
小编:随着大流,试着询问了父母对于留学的看法,他们并无反对。那年的9月份,家人建议我可以同时准备考研,以防未来的变故。身边读研的朋友此刻已经入学,看到他们分享大学生活的动态,我委屈于自己要重头再来,多花一年。当时我花了一个月去考了语言成绩,没有通过。他希望我能考上一所名校,甚至曾说“你要是考不上一个985,咱俩出去就说不认识。关于未来,我眼下需要完成我的毕业论文,并开始准备找工作。...
作者|谢家铭
口述|leo、丁黎
感受着社会内卷的加剧,看着每年这么多人加入考研大军,作为一个小人物,这是我能够追求的最好选择,哪怕风险是巨大的。我不认为我是幸运者,这是我的努力换取的。但我也不觉得没能上岸就是输家,评价只在自己心中。
不同于网上那些焦虑于“社会时钟”的人,我没觉得自己落后于同龄人,只是因为身边人过得也不如意。走的快的人,只是意味着要吃更多的苦,急着前进又是何顾?
出国留学一直是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之一。但疫情的持续,或许打乱了很多人的想象,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在大时代中,这些留学生又该如何自处?
Leo:走越快的人,吃的苦越多
刚上大学时,我对未来并无规划,感觉那是特别遥远的事情,所以虚度了光阴。看着身边的朋友,或计划出国,或打算考研,自己心中并无主意。随着大流,试着询问了父母对于留学的看法,他们并无反对。
我便开始找留学中介。拿着一所普通本科的学历,加之大学课程平均分并不高,我自知申请不到好学校。听了中介的意见,我大三重修了十余门课,填满了每天的时间,终于把分数刷到了85。
一年的奋斗,换来了多所英国知名院校的offer。那时感觉整个人都飘了,别人提起自己时也多少带有艳羡的语气。看着身边人仍为不确定的未来而奔波,自己则只需等着一切顺理成章的到来。
20年初,疫情爆发了。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即将完全被改变。当时对病毒的了解并不多,我想象着等到秋季一切可以复归正常,心里竟格外踏实。
6月份,我们被允许返校一天收拾行李,匆匆得算是毕了业。可疫情的影响在持续,我所就读的英国高校通知,秋季的教学安排改为建议网上授课。
这完全破碎了我对于留学的想象。且不论学费没有减少,缺乏了亲身接触当地的语言环境和文化风俗,甚至连任课老师都无法见面,这不值得。于是我便提出保留入学资格,推迟一年入学。
那年的9月份,家人建议我可以同时准备考研,以防未来的变故。我听取了他们的想法,开始备考。可是文加考研,我的心态已完全失衡。身边读研的朋友此刻已经入学,看到他们分享大学生活的动态,我委屈于自己要重头再来,多花一年。
父母对于考研的困难程度并无准确的认识,以为只要努力就能上岸。可当时只剩下四个月,还有数学这样需花大气力的科目,我很焦虑。为了赶进度,我每天跟着网课飞快的学,可到头来却发现什么也没学进去。
我的目标是厦大,受于曾亲眼目睹过厦大的美丽,产生了当初没有好好学习的悔意。另外,来自父亲的压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他看来,普通院校与985相比,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复习情况冷暖自知,我并未有太大把握。但是我并没有求取一个稳定的目标。对考研的心理抗拒,对来年出国的期待,加上大不了二战的念头,我硬着头皮坚持。
整夜整夜的失眠,伴随着的是我人生最低迷的时期。我急于求成,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搞坏了身体,也丧失了自信。
考研结果自然不理想,但分数仍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接受不了自己无法读研的事实。虽然我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但这是我唯一的寄托。“我自己人生中不读研就是不行,这是底线。倒不是要证明给谁看,我原本对未来生活的所有想象,都来自于这一张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21年初,我又要开始为未来打算。当时我花了一个月去考了语言成绩,没有通过。此时我陷入纠结之中,如果今年还是出不去,继续准备语言考试只会白白耽误考研复习进度。我是不是应该彻底断了出国的念想,直接投入二战之中?
▲ 探戈里无所谓错步的,不像人生。©《闻香识女人》
和家人商量,我的态度坚决,那就是我一定要出去。一个人如何能坦然看着自己曾经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一切从头开始?但是,那天晚上,我的父亲对我说“那你要是出去后再也回不来,你让我和你妈今后怎么办?”
我怔住了,主意也改变了。
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对我的成绩很重视。可自己偏偏在学习这件事不得其法。经常免不了被父亲严厉批评,直到现在仍心有余悸。他希望我能考上一所名校,甚至曾说“你要是考不上一个985,咱俩出去就说不认识。”
我硬着头皮去学。前期复习进度还比较顺利,但到了八月份,我发现自己做题的正确率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985陪跑已然注定。所以,我只能更换报考院校,换成了本省的一所211。
我从来没有允许“如果考不上”的念头浮现在我面前。自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相信哪怕是调剂,最终也会有学上。
曾见过父母吃着没文化的苦,再看着身边那些参加工作的朋友,每日为了生活起早贪黑,“我的生活已经很烂,没有地方可以逃了。”
但是,最终我仍没能上岸。成绩符合我的预期,不过没赶上飞涨的分数线,只剩无奈。一语成谶,我申请了调剂,去了东北一所院校。
终于,从两年多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如今,我每天都可以由着性子做事,累了就去打球放松,突然才发现:“原来躺平真爽”。父亲虽然表面淡定,但我知道其实也很开心,这段时间对于他们也是一种煎熬。
我不曾后悔自己的决定,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我曾吃了太多的苦,苦到彻夜难眠,苦到边做题边哭,但都熬了下来。有时我甚至会想,假如第一年我就顺利出了国,那我是不是就会经历不起挫折?心态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成熟?
▲ 苦难如何被讲述?当事人又如何去看待?在最近的“二舅”视频中被人们激烈讨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感受着社会内卷的加剧,看着每年这么多人加入考研大军,作为一个小人物,这是我能够追求的最好选择文加考研,哪怕风险是巨大的。我不认为我是幸运者,这是我的努力换取的。但我也不觉得没能上岸就是输家,评价只在自己心中。
不同于网上那些焦虑于“社会时钟”的人,我没觉得自己落后于同龄人,只是因为身边人过得也不如意。走的快的人,只是意味着要吃更多的苦,急着前进又是何顾?
这是我面对的生活事实。
等到研究生毕业,我将27岁了。我只想把书读下去。考研这件事,现在对我不是逃避,也不全是为了今后的生活着想。“说不想多挣钱是假,但眼下我顾不得考虑,只想把研究生读完”。
丁黎:被感染着,被感染者
我决定出国,自然是为了提升学历。考虑到英国一年制时间较短,国内考研的压力也比较大文加考研,所以留学或许更方便。
我对于国外疫情还是比较担心的。出国前文加考研,由于并没有全面的了解,也曾害怕万一自己被感染怎么办。父母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对,只是叮嘱我做好防护。
这一年的教育经历,和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存在明显差异。讨论课上,大约十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探究三四个问题。所有人都要发言,但老师并不会指出何为正确答案,而是很认真的聆听,把问题抛给我们,分享疑惑并交流感受。
虽然整体学业压力比较小,但反而主动思考的时间会增加。我的一个老师,上课的状态永远充满了热情,非常有感染力,让人很想参与进去。
整个专业大概有一百多人,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但大家都是一种互不认识的状态,更多的朋友来自于公寓。我所在的校外学生公寓,很多当地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这里住。
在异国,我并没有产生强烈的文化冲突或疏离感,这里的人都非常热情,经常会有陌生人在路上和你打招呼。在我毕业的那天,当我穿着学士服在路上拍照时,几乎所有路人都会主动向我们表示祝贺,大家很擅于把这种友善表达出来。
刚到英国时,当地的防疫要求是居家观察7天,但事实上没有严格限制措施。只是中途会有人上门来做一到两次询问。但等到12月时,奥密克绒的爆发,导致英国每天的感染人数激增几十万。那一段时间大家还是比较害怕的,防护措施也都很严格。
但等到了三月份,英国取消了一切防疫措施,此时在街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戴口罩了。有一天我在公寓楼下取快递,前台小哥就问为什么我们还在戴口罩,并询问不是已经没有疫情这回事了吗?
我在国内接种了两剂疫苗,当时在伦敦并没有打算接种加强针。但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有人提出要去补打辉瑞,我也便跟着去了。一行人中,当晚有两个人出现了类似发烧的情况,但第二天症状就完全消失了,我则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接种加强针,主要考虑到当地的疫情确实非常严重。通过网络得知,混打确实可以提高保护力。另一方面,当时我们如果想去欧洲其他国家,就必须要有英国提供的疫苗护照。当然,在我接种完没多久,英国就承认了国内的疫苗。
生活在当地,免不了会暴露在新冠病毒的接触下。我身边大概有十多个被检测出阳性的人,症状各不相同,但都没有去医院治疗,最严重的也只是发低烧,大概持续一周左右就康复了。
一般大家的治疗措施,基本上会服用在出国前就准备好的莲花清瘟等,或者在当地药房买感冒药。英国并没有严格的检测标准,我们都是自己拿自测的试剂,测不出就当作是痊愈了。早期核酸检测也是免费的,但到了4月就停止了,当地人很少去医院测,最多就是有症状了便去购买自测试剂,或许这样更便宜也更方便。
1月的时候,我曾和朋友去了一家餐厅,即使那里已经是伦敦社交距离要求最严格的地方,但仍未能幸免。我们在吃完饭后的几天并未察觉什么异常,只是后来大家临时起意,朋友说最近有些咽炎,便相约去做了一个核酸。
但晚上的时候,我收到了检测结果,被告知是阳性。得知自己中招之后只觉得蛮好笑的,自己属于防范意识很强的那类人,却仍未避开。后来我有一些轻微的咳嗽,但也只是服用了一些莲花清瘟和止咳糖浆。
▲ “往往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无间道》
那几天我一直在屋里待着,过了没多久再检测时,就转阴了。直到痊愈之后,我才把这件事告诉父母的。他们倒没有特别强烈的反应,只是简单的询问了情况,得知已经康复便未有担忧。
为了回国,我前后买了六张机票。去年12月,我便开始着手计划,当时买了一张直飞的机票,但自知大概率没办法成行。果不其然,年初的时候,这架班次便取消了。我只得通过第三国中转。后来,我又计划通过新加坡回国,但是航班也因为境外输入过多而遭到了熔断。
第三次,我打算通过维也纳转机,但后来不知为何这趟航班从未落地过,答复是由于公共安全无法起飞。当时我甚至想买一张稳定航线的机票,但五六万元的价格,无异于是天价。
突然有一天,我们得知了一个消息。中国香港地区的入境政策出现了变化,中国公民凭借护照便可入境7天,而香港的入境隔离也是7天,这也就意味着在隔离结束当天可以乘飞机回内地。
最初我们持观望态度,但身边已经有很多人落地成功了。我也赶紧购票,因为担心这个政策可能被叫停。而在海外,随时都有被再次感染的风险,待得越久越可能出意外。
终于,我成功从英国回到了中国香港,并转机到了成都。香港的防疫政策,对于入境还是有严格要求的,正常需要14天酒店隔离,但如果第五天检测为阴性的话,那么第七天便可以自动解除。
按照规定,我需要在成都先接受14天的酒店集中隔离,再被转运到家乡,继续接受7天集中+7天居家,但经询问当地社区并不愿意接受我居家,所以我必须要在酒店集中隔离满28天才能回家。
在成都酒店隔离的第五天时,我一早被喊起来做核酸,但由于昨天刚检测完,今天并不需要再做。正当困惑之际,医生告诉我昨天的检测结果是阳性,今天需要再进行复核。
我无奈的又笑了。后来,我被拉到了医院接受治疗,即使第二天检测结果就转为阴性,但仍要在医院待满7天才行。
这或许是由于内地确诊和出院检测标准不一致引起的。内地的确诊检测标准是核酸CT值小于40,便会被判定为阳性。但出院的标准则是35。由于自己之前曾感染过一次,体内或许会有一些病毒残片,但并不具备传染性,只是介于35-40之间的灰色区域,但仍需要住院治疗。
▲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孤独地过冬。”——《一个人的村庄》
在隔离医院,一间病房安排了四个确诊患者。我们没有任何的治疗措施,每天就是躺着,当然如果睡不着,医生也会给开些安眠药。
从落地隔离开始,我就伴有持续性的焦虑,当医生告诉我要被送去医院时达到了顶点。转运时,我穿着防护服,整个人在里面体温不断升高,情绪也开始波动。在病房中,心情也很压抑,自然休息也不好。
经过七天住院治疗,我又被要求七天的酒店隔离。至此,我在成都一共接受了19天的集中隔离。“能自由活动那天,我觉得之前发生的一切像梦一样,也顿时明白了珍惜每一天的意义。”
但我并没有选择立即回家,因为到家乡仍然要接受14天的集中隔离。考虑到当时的心理状况,我决定在成都待满28天再回家。但事实上,就在我隔离期间,国内各地的入境政策都有了调整,隔离期限有了缩减。
包括入院及隔离,所有费用都是自费。但由于自己提前办理了商业保险,据说可以报销部分住院费用。后来经过打听,我们这一航班有十余人都确诊了。
关于未来,我眼下需要完成我的毕业论文,并开始准备找工作。留学这一年,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我曾感觉到自己和身边人都处于一个很紧绷的状态,但出去后,我发现其实可以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做事。在伦敦面对大家的热情,反而使得我在回国后,遭遇了逆向的文化冲突而产生不适应。
“我用了九个月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但只用了28天就又回到了现实的起点。尽管那里每一刻都在感染着我,但我不曾向往。我清楚得知道,其实我只是一个过客。
*根据受访人口述整理
当前网址:/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