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人民大学432应用统计考研择校、参考书及复习经验指导
小编:我的本科专业是社会学,与统计相关的课程只有社会统计学。主观上来看,我觉得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专业考研难度不是很大。我是20年暑假萌生考研想法的,那个时候虽然不确定是否选择应用统计,但明确了要学习数学。我本科没学过数学,当时10月份复习直接做的《 基础三十讲》,另外也看了下同济版的高数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怎么做题目,只是学知识。...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首先说明,我是跨考生。我的本科专业是社会学,与统计相关的课程只有社会统计学。我本科院校在北京,然后研究生也想在北京就读。而北京的八所985学校,清北竞争压力太大,剩下的学校我认为中国人民大学最为合适。因此,我一开始是决定自己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然后我在官网上查人大的招生目录。而且我还有一个原则,考察科目一定要带上数学,这样我上岸的把握才能大一点。最开始,我在人大招生目录里面筛选出了432应用统计、逻辑学、国际贸易等专业。其实这个时候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应用统计这个专业。刚好人大应用统计招生指标比较多,我也第一眼相中了这个专业,多次权衡后,我决定报考432应用统计专业。
后期我也犹豫过换学校,甚至放弃跨考。前者是因为人大可能会涨学费,我怕自己负担不起,因此考虑过厦门大学的应用统计。不过后面招生简章出来后,确定学费不变,我就没有考虑过更改院校。后者是因为22年人大计划招生指标只有32个,我感到压力比较大。但这应该是所有考研人后期都会焦虑的事情,大家都会担心自己考不上。那时候我已经付出了很多沉没成本,并没有真正动摇报考决心。
(2)我选考研专业的时候不会去考虑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大不大,我一开始就是抱着必胜的态度报考的。当然,清北我是没有信心考的2023考研数学复习全书pdf,招生人数只有几个人的专业我也不会考虑。主观上来看,我觉得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专业考研难度不是很大。不过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吧,我这里贴一些历年来的报考数据。
年份报考人数院线(统计学院)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201732039049368.89201840636054478.642019缺失3806959缺失2020缺失4027358缺失2021593416504014.832022463392564610.07
从报录比来看,人大的应用统计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毕竟统计学是人大的强势学科。如果想要报考,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2、初试经验
我本科是社会学,学校勉强算是个985,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在考研之前,我只知道平均数和条形图。我是20年暑假萌生考研想法的,那个时候虽然不确定是否选择应用统计,但明确了要学习数学。20年国庆过后,我就开始了考研复习。10月到次年1月,我将数三基础部分过了一遍,同时学习了贾俊平老师的统计学,这时候平均每天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2月在家,平均每天两个小时学习时间。3月一直到12月,一直处于紧张的复习中,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七个小时左右。
(1)英语:我们专业考的是英语一,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比较少。主要是背单词,做真题,背作文,练字这四项。除了真题外,我没有做过其他任何题目。我认为关键是背单词和做真题。我平均每天只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英语上。单词我是从1月份开始背,用的是默默背单词。但9月的时候,我的账号数据丢失了,我就买了 老师的《单词的逻辑》。我浏览了一遍,将不认识的单词记在纸上,前前后后记了700个单词左右。最后英语74分。
考研政治:
我是八月末就开始了政治,用的是《精讲精练》,听 的网课。复习节奏上和大家差不多,这里没什么好讲的,最后73分。
数学三:
我本科没学过数学,当时10月份复习直接做的《 基础三十讲》,另外也看了下同济版的高数教材。我也听过一部分的配套网课,我本人不喜欢听课,只听了高数前面一部分内容。一直到1月中旬,我看完了 基础三十讲,自己用真题模考是80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怎么做题目,只是学知识。寒假开始做 的《复习全书》,一直到6月份,做完了《复习全书》。中间穿插做《660题》和《330题》。6月份模考一次98,一次112。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做题经验不足,前面的内容也忘了很多,就买了《1800》来刷题。7月份一直在做1800,做了大概一半。8月份购入了 系列的《线代讲义》和《概率论讲义》,以及 《高数18讲》。同时我做了几张模拟卷,均分130左右。9月份开始就是整理错题和模拟考试了。后面数学花的时间少一点。主要用书是《最后冲刺135》。网课方面,我前前后后看了 基础三十讲的高数部分、 老师的高数强化和客观题秘籍、 老师的线代强化。平均每天用时2.5小时,最后139分。
(2)备考前,我只知道平均数和条形图。
大概11月的时候,我开始看贾俊平老师的《统计学》。一直到1月,我大概明白了统计学的内容。2月在家,看了人大版的《回归》和《多元》,这个时候完全就是看天书。我只能强迫自己逐字阅读,像看故事书一样看,这个时候看示例有助于理解。3月返校,正式复习。我从头开始学习人大的《回归》和《多元》,理解更为深刻了。4月下旬看人大版的《时序》,仍然是看天书。5月重新看人大版《统计学》,感觉自己完全理解了其内容,觉得这本书讲的不够深入。6月重新回顾了前面所有书籍,另外看了下人大版《抽样》。注意,七月之前,我只是看书,没有记笔记2023考研数学复习全书pdf,中间一直穿插数理统计的复习。7月到9月是我的强化阶段,这个时候,我依次复习了回归、多元、时序、统计学、抽样、实验设计,并整理了笔记。一直到9月末,这个过程结束,整理了200多页的笔记。后面3个月就是看笔记,背笔记,补充笔记(因为前面会有一些遗留问题2023考研数学复习全书pdf,后续也存在看不懂笔记的情况)。12月做了一些数理统计的题目。
(3)我觉得跨考的学生专业课越早复习越好,不要按照一些辅导机构的安排到6、7月份才开始复习回归。因为之前我们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越早复习,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就越多。我用到的书籍如下2023考研数学复习全书pdf,7月之前,我只看了人大版的教材,整理笔记时会补充其他教材的内容。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书全看了,题目只做了前几章)
人大版教材:
贾俊平,《统计学》,第七版
何晓群,《应用回归分析》,第五版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五版
易丹辉,《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第五版
金勇进,《抽样技术》,第四版(看到了分层抽样)
主要补充书籍(看了一半以上):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四版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一版
袁卫、庞浩等,《统计学》,第五版
美蒙哥马利,《实验设计与分析》,第六版(这本书翻译过来的,语言不流畅,不推荐)
次要补充书籍(挑着看了一点):
王学民,《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五版
3、复试经验。
(1)人大的复试比例比较固定,每年都是120%,没有过大的变动。而且复试不会要求你必须有奖学金之类的,复试分数全靠复试表现。如果是线上复试的话,应该是40分钟的专业课笔试,和20分钟的面试,面试包括英语面试、专业面试和综合面试:一个英语问题,两个专业课问题,综合面试的问题不固定。初复试的权重是7:3,最后用百分制计分。
(2)如果是线上复试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两三个人每天一起模拟面试,统院的可以和大数据学院的一起,也不构成竞争关系。或者分数相差比较大的同学也可以一起模拟面试。我认为复试主要是临场发挥,预期学一堆不怎么熟悉的知识,不如打牢基础,多模拟几次,稳住心态。
(3)线上复试分两天,第一天上午笔试,第二天面试(每个人时间不一样)。笔试满分100,大概三四个题目,考察范围和初试相同。面试进去会抽题,老师先让做英文自我介绍,然后问一个专业课英语问题,例如,What is regression analysis(这不是真题啊,是指这种提问风格)。英语问题应该不会追问。然后是专业课问题,一般有两个,第一个特别简单,第二个特别难。问完后,老师会根据我们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继续延伸提问。最后可能有综合素质问题,比如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跨考之类的提问。
4、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考研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但如果大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尽管去拼搏吧。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
更多考研资讯可关注知乎/微博:名校考研经验说~
当前网址:/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