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考研培训机构排名 > 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总规划空想不如实干,注重微观规划与实践行动(人大考研法硕)
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总规划空想不如实干,注重微观规划与实践行动(人大考研法硕)
小编:前言本篇文章将为同学们介绍三轮冲刺阶段的整体学习规划,包括冲刺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调整、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方法、辅导资料的选择和使用、专业课与公共课规划平衡、冲刺...
前言本篇文章将为同学们介绍三轮冲刺阶段的整体学习规划,包括冲刺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调整、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方法、辅导资料的选择和使用、专业课与公共课规划平衡、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
经过前几个月的沉淀,同学们对各个科目有了不同程度的学习、理解和背诵,三轮阶段是考研的冲刺背诵阶段,需要对学习方法做出一定调整。
一方面,在深入理解、背诵记忆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学会“输出”知识,学习答题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在持续的输入与逐渐强化的输出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关注热点、重点问题,构建更加成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逻辑。
进入新阶段,同学们对于学习规划和具体方法有疑惑是非常正常的,知行法学也将在三轮阶段持续为考生提供完备的配套资料和攻略指导,满足同学们知识强化、热点重点追踪、体系梳理、背诵记忆、答题训练等不同需求。
本篇文章将为同学们介绍三轮冲刺阶段的整体学习规划,包括冲刺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调整、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方法、辅导资料的选择和使用、专业课与公共课规划平衡、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
请各位考生跟随本篇文章开始,调整到冲刺状态,改进学习方法,享受深入内化知识、完善体系构建的乐趣,做好最后冲刺前的重要准备!
一、冲刺阶段主要任务和方法调整冲刺阶段要应对好更加复杂、艰巨的学习任务,我们需要即时自查学习误区,改进学习方法。此处提示几个重要学习任务和方法的调整。后期,知行法学也将持续推送相关文章进行详细说明。
各类经验贴中总是会列出笔者的时间规划、任务规划,宏观如每轮次的背诵时间、刷题时间,微观如具体一天的日程表。是否意味着学习一定要提前制定并且严格执行规划呢?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日程表、背诵表,学习效果是否必然不佳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每经验贴都是基于事后视角来做总结记录,必然会忽略过程中的细节,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学习状态。
同学们不必以看似完美的理论和标准来苛求自己,更不能沉溺在制定完美的宏观规划的想象之中。关于学习规划误区是:①沉溺在制定完美规划的想象之中,迟迟不落实,这是利用规划逃避实干的思维惰性。②制定了难以完成的规划而感到压力巨大,因为没有完美执行而焦虑受挫,这是脱离实际的规划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2.对待规划的正确态度
我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设定好的机器,不能严格执行既定的规划是人之常情,要做的不是反人性,而是顺应、利用人性。对待规划的正确态度是:空想不如实干,注重微观规划。
首先明确,完全无规划也不可取,但规划应当适度,什么叫适度规划呢?要以“可行性”为首要标准,包括时间与精力两个维度。
时间上,我们只能预测并把握短期安排,因此要避免做长期的宏观规划。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对未来的重要时间节点有大致把握,比如我知道冲刺阶段应当至少背诵两轮专业课、9月份要开始学习政治、11月份要学习英语大作文,上述宏观节点的把握必要且已经足够,但不能妄想把握未来一个月甚至三个月中每一天、每一周的安排。以笔者为例,我曾经在背诵专业课之前试图规划未来一个月的每一天中应当背诵哪几门科目,并且详细地记录在日历表中,但没坚持两天就完全脱离计划,转而根据每天的状态即时调整背诵情况。可见,事前的规划很大程度基于想象,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执行过程中必然要根据即时的反馈做调整。因此,放弃宏观的规划,注重微观的规划,更具有可行性。
精力上,我们在事前倾向于以雄心壮志去提出高要求,但真实精力很难允许。比如提前一天列出明天的时刻表,结果是,要么因为追赶计划表没有学习到位,要么因为突如其来的琐事扰乱计划,在总结时感到挫败、焦虑,真正严格执行计划的情况很少。因此,在具体某天的学习中,推荐使用“学习—记录”代替“计划—学习”的路径:早晨在书桌前一坐下,不用写任何计划,立马开始学习,完成一个小任务,比如背单词后,记录下来,再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择下一个小任务来完成、记录。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任何事前的压力和框架,而是强调立即执行,既能在高效执行中享受即时的成就感,持续获得动力,又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最合适的下一步安排。
总之,要避免错误规划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宏观规划导致的思维惰性和高要求规划带来的心理挫败。适度放弃规划,用微观规划和记录来提高执行力的惯性,是为更可取的方法。
图1:政治9月份以后学习规划
图2:英语9月份以后学习规划
专业课方面,无论此前是否阅读了各科教材,现在都应当选择更高效的复习资料作为主力,比如各科讲义、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而将教材当做字典供特定问题的查询。同时,冲刺阶段要及时补充热点、拔高重点、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打通知识之间的逻辑,后期知行法学将提供冲刺串讲课、冲刺必背题、真题解析、热点分析专题与增补讲义等配套资料,可以 助同学们在已有基础上凝练、提高,满足冲刺阶段的学习需求。
公共课方面,除了继续使用英语黄皮书进行练习、使用政治《精讲精练》巩固基础,一些总结性质的资料更能够 助我们快速直击重点、总结规律,因此要注意各个渠道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后期知行法学会推送政治复习专题攻略, 助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和方法。
法考主观题方面,在客观题结束或一个月,选择性价比高的主观题冲刺课程和资料,重点学习查找法条、案例分析等答题方法,特别要注意法考与考研的时间合理分配,详见本文第五部分及后续专题文章。
二、冲刺阶段的学习总原则:从输入到输出
1.是否需要背诵规划?如何做好背诵规划?
背诵规划无论是具体细致还是简略概括,都能 助我们掌握背诵进度,合理安排时间。可以采用的规划方法是,计算开始背诵当日到考试前的总时长,以及需要背诵的内容有多少,以背诵时长和背诵内容两个基准明确每个月的保底背诵进度,再详细到每一周,以及当日的计划。
总体来说,第一轮背诵时间不宜过长,且重点在于知识框架的搭建。后续要滚动复习,巩固记忆
。随着背诵过程推进,理解加深,会有新的想法灵感出现,则在后续背诵轮次中加入更多背诵细节,填充在知识框架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背诵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2.理解中背诵,背诵中理解
在具体背诵方法上,不能采取死记硬背方式,也不要将背诵和理解截然分开。部分同学在前期学习理解时已经开始思考背诵思路,这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在理解中背诵,背诵中加深理解,才能让知识融会贯通,内化于心。
理解型背诵记忆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采取关键词串联记忆、谐音口诀记忆、思维导图框架记忆等方式,在背诵过程中多多思考、探索如何轻松高效记住知识点,如此可逐步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背诵记忆方法
考试届流行的背诵方法非常多,但并非所有方法都适合自己。有的同学善于做规划和执行计划,可以利用艾宾浩斯曲线制定背诵记忆表。有的同学不善于执行严格计划,也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背诵方法。背诵方法和效果都因人而异,只有多尝试,多检验背诵效果,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笔者为例,相较于严格、详细的多科目计划,我更喜欢依据当天状态和近期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科目,花较长时间进行专项背诵,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有一个总体背诵规划,做到合理均衡分配时间,万万不能将过多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某个科目而忽视其他科目的背诵。
4.利用好零碎时间
记忆体系完整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课需要花完整大块的时间,而对于英语、政治等体系要求不高的科目,则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记忆。比如在排队、路上听记英语单词,在专业课背诵休息间隙看看政治帽子题总结等等,将零碎时间分配给轻松的小任务。
1.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可以 助我们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构建思维体系,既有助于理解课本内容,亦可提高背诵效率。用思维导图呈现自己的知识框架,是一种兼顾内容和体系的输出方法,能够 助我们快速掌握知识逻辑。制作思维导图后,背诵记忆只需要按照章节逻辑体系复述即可。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也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思维导图可以按照章节构建,也可以按照专题整理,比如刑法中的观点展示,如下图所示。
图3:按章节搭建的法理学思维导图
图4:刑法学中观点展示专题思维导图
2.表达式输出
在背诵记忆某一部分内容后,可以在脑中冥想、口头表达或是快速打字回顾背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关键知识点串联呈现,以此检验背诵效果。这种输出方式更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导图结合,才能形成既有逻辑体系,又有详实内容的输出内容。
3.做题式输出
最终考试的输出需要解答题目,解题式输出方法能够将我们的理论储备转化成试卷上的答案。对于论述类题型和解决问题题型有不同的输出方法,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锻炼知识检索能力、答案组织能力和时间控制能力等。
下图是笔者的法理学论述练习示例,其中黑色笔迹是读题后即时的思考和作答,红色笔迹是作答后自己的批改、反思,可以看见,通过练习答题,能发现输出过程的很多问题,比如结构指示不清晰、缺少逻辑衔接句、作答分点不明确等等,只有通过真实的输出练习,才能做好改进。
图5:法理学答题练习和批改反馈
结合上述输入与输出方式,才能在冲刺阶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表达,为最终的考试做好充足准备。关于输入和输出,知行法学将在后期推送专题文章,为同学们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
三、冲刺阶段的辅导资料和使用如前文所述,冲刺阶段,面对更加复杂的复习任务,我们在做加法同时,要在方法和复习资料上做减法,将宝贵的时间精力用在关键之处。如果只是盲目增加复习科目、堆砌时间,却不改进学习方法,不仅会在冲刺阶段感到十分艰难劳累,而且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知行法学已经针对人大法学考研各阶段特点打造了完善体系,包括三轮冲刺班,知行法学将在后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辅导资料。也建议同学们舍弃前期的厚重教材、分散的资料,选择高效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学习。
下面,本文将以三轮阶段复习特点为基础,结合推荐使用的辅导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详细介绍本阶段实现高效复习的方法。
知行法学人大法学考研冲刺讲义由冲刺表格、热点专题分析与增补讲义、各科知识体系图构构成。
在强化阶段,同学们已经利用精讲讲义对基础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老师讲解在讲义上标注笔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复习资料。在冲刺阶段,不建议频繁更换主力复习资料,而是在精讲讲义的基础上,使用冲刺表格,添加热点专题分析与增补讲义、各科知识体系图构,在基础之上增添新知、强化重点、构知建识体系。
今年知行法学新增的冲刺表格是在反复磨合教材课本、学术论文和二轮精讲讲义之间形成的,在精讲讲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形式上,冲刺表格的形式更加结构清晰、方便查找,方便同学们迅速定位、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内容上,冲刺表格列出了大量的知识点对比,并增加了可视化呈现,利用大纲思维导图、图表、图标等可视化元素,使得冲刺表格更加生动有趣。冲刺表格可以更好地 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知识点的可理解性和可记忆性, 助同学们在三轮阶段减少信息冗余,简化学习过程,节省时间精力,更好地整理和掌握知识。
图6:冲刺表格
2.以热点、重点为导向,集中精准发力
根据人大法学考研历年真题,初试题目的风格比较明显:重视基础的同时,以传统重点、近期热点为导向,重视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1) 正确追踪热点,找准出题角度
一方面,人大法学考研经常会对当年的修法热点和学术热点进行考察,比如22考研中知产所考察的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问题都是近年来新修法的热点,21考研中宪法所考察的国家主席荣典权在当时也是结合了时事热点,20考研法律史对近代中国民事立法的发展与演变的考察也与当年《民法典》的出台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对于人大法学考研而言,掌握热点就是掌握了出题的方向,根据热点识别重要知识并进行针对性、专题性的梳理和复习,能够让我们的复习事半功倍。
当然,也不建议同学们盲目追逐热点。首先,热点只是考察知识的切入方向,最终仍然要回归到基础知识原理,将热点嵌入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才是对待热点的正确方式。其次,热点众多,时间精力只允许我们了解与人大法学考研直接相关的部分,这对于热点的搜集、甄选和整理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不建议同学们自行盲目查找热点,花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
(2)升华串联重点,加深拓宽思维
另一方面,人大法学考研对于传统重点的重视程度也很高,一般会提出比课本呈现的基础知识更高的标准,由此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因此,我们需要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升华,在基础知识上进行拔高,体现思维深度,冲刺高分。同时,也要在逻辑结构上,将重点涉及的各个基础知识进行串联,增强逻辑结构,采用专题式学习,锻炼逻辑串联能力和知识检索能力,拓展思维广度,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展现全面、系统的思考。由此,才能做到知行法学团队经常强调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获得高分。
(3)干货支持与方法指导
为满足上述学习需求,知行法学将持续推出热点专题分析与增补讲义,这是凝聚“重点提要”(满足冲刺需要,后期把书读薄)+“难点升华”(满足高手需要,难点把书读厚)+“热点分析”(满足押题需要,节省备考时间)三位一体的合集。
在使用上述资料时,需要同学们以前期搭建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将重点、热点融入现有知识中,做到融会贯通,全面、深入地掌握、消化增补知识。
图7:热点专题分析
图8:增补讲义
具体方法上,一方面,可以在前期搭建的思维导图或是笔记基础上增加相关重点、热点标记,前期没有搭建思维导图的同学也可以从现在开始,直接使用知行法学提供的知识体系图构,或者自己制作简要的思维导图,逐步融入重点、热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重要问题做专题式复习,即将有关知识点集中在一起,找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串联成合理的逻辑链条后集中掌握。上述方法能 助同学们高效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在训练一种考场上快速检索、组织答案的能力。
3.构建知识体系,打通知识逻辑
我们一直强调,要注重各科学习的体系化和逻辑性,人大法学考研并非仅仅考查同学们的记忆能力,更考察的是对于知识点的检索能力、对于话语的逻辑串联能力和对于整体答题结构的组织能力。针对这样的考察要求,采用各种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图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知识体系图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和复制粘贴,更重要的是要画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体系的层次性、框架感,通过一张图将一个章节甚至整个科目的知识串联起来,做到触类旁通。
我们在前期就建议同学们学习中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采用思维导图、笔记等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通知识脉络,并在之后的多轮学习和背诵中逐渐对其优化和补充,最终将体系了然于心。进入冲刺阶段,部分同学前期没有做好体系构建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建议以知行法学团队提供的知识体系图为基础,以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所注意到的知识点和逻辑连接作为补充,将知识体系图构改造为自己的体系图。
图9:知识体系图构
对应地,同学们对待串讲课程的方式也应当与精讲课程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精讲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同学们正确理解相关知识提供指导,对待精讲课的主要方式是较为被动地吸收、学习。而冲刺阶段的串讲课程建立在同学们已经对基础知识相对熟悉的前提下,发挥串联知识、提示重点的功能,因此,同学们对待课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要先有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在听课过程中主动思考,检验自己的理解、对知识脉络的把握是否准确,为之后冲刺阶段的学习理顺逻辑和标画重点,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拔高。
为了节约时间,也不建议同学们自行查找真题,因为真题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题目,还在于详细的解析,通过题目和解析凝练重点内容、总结答题结构,因此需要有更加专业、系统的资料支持。知行法学将在冲刺阶段提供真题解析材料,其建立在对人大法学考研历年真题的甄选、研判和分析基础上,比较适合备考时间有限的同学,应当充分利用。
图10:真题解析
真题数量有限,要最大化发挥真题作用,需要注意方法。具体利用方法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仔细阅读题目,组织答题框架和关键点。我们不需要将答案的细节逐字逐句罗列,而是将练习重心放在识别知识点、组织答题结构和关键点上。原因在于,真实的考场答题状态就是迅速抓取关键词、组织答案结构,再根据自己的平时积累,结合具体题目合理编写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识别到相关知识点,以及用顺畅的逻辑将知识点串联的过程。同时,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完整、有逻辑的思维结构是人大法学考研非常注重的一方面,因此在答题时要根据这个目标,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时间精力有余的同学,也可以选择部分真题做全真模拟,将答案完整呈现,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步,根据真题解析检验做题思路,订正、补充答案。知行法学团队在真题解析中结合主流教材和观点做了详细的解答,可以作为真题练习的参考答案。在订正时不仅要注意要点是否齐全,更要注意逻辑结构是否合理。比如,最标准的答案组织结构是“总分总”结构,要首先写出明确的结论,再陈列分论点,最后重申、丰富结论。各个分论点中,要将中心句写在段首,将支持句依次排列在后。按照这样的结构答题能够让阅卷老师快速抓取答案关键点,避免因为结构不清而失分。
第三步,复盘知识点,融入知识体系。真题中不仅提示了重点高频知识点,也可能包含新的理解、新的问题,此时不仅要回归到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也要将真题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是答题思路、灵感及时记录下来,补充到现有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中。如下图是笔者备考时将法理学真题融入思维导图的记录,在题目后列出相关知识点,提醒自己复习。
图11:真题练习的复盘,加入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点
要利用好模拟训练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步骤:
第一步,创造模拟环境,贴近真实考场。模拟训练题的出题内容和数量都与真实考试一致,不仅要 助同学锻炼答题能力,也要训练同学们适应真实考场状态,因此需要安排完整的时间段和贴近考试的环境沉浸式做题。具体方式包括屏蔽干扰、清空学习资料、计时答题等。
第二步,仔细阅读题目,组织编写答案。不同于真题解析注重日常训练答题结构和重点指引,利用模拟训练题时要尽量贴近真实考试,因此不仅要快速组织答题重点和框架,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编写答案内容,锻炼控制时间的能力。根据往年考试经验,考场上的思维更加紧张活跃,能够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时间有限,因此,更要通过考前的模拟训练,精准把控时间,快速掌握详略得当的答案组织方式,从而在考场上有更好的发挥。
第三步,批改与总结经验。知行法学团队将为同学们批改模拟答题卷,由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对各自的答案作出订正、点评和建议指导。同学们也能在批改后自己重新思考如何改进答案,将内容或是结构方面的改进想法记录下来,总结个人的做题经验。
做好模拟答题训练,能够在考前 助我们快速适应考试环境,锻炼时间控制能力和答案组织能力,短时间内再次为最终考试呈现夺得关键分数。
四、冲刺阶段的专业课和公共课规划与公平上文已对冲刺阶段专业课学习原则和方法做出提示,但冲刺阶段不仅需要加强专业课学习强度,也要改变此前的公共课学习方式,政治、英语进入攻坚冲刺阶段。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平衡兼顾专业课与公共课安排呢?最终仍然要以考试特点为指导。下面本文将根据考试特点,包括分数占比、提分空间、考题难易程度等,介绍冲刺阶段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时间分配兼顾以及公共课学习的整体规划。
首先,每一门考试科目都要重视。如下图所示,要想进入复试,需要在总分过线的情况下外语、政治、应用法学、理论法学均过线。即便未进复试,参加调剂也需要过国家线。因此,同学们不可以放弃任何一门科目,必须重视所有科目,确保所有科目至少达到基本要求,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总分很高稳过复试分数,却败在其中某一科不过线的悲剧。
图12:2023年考研国家线
图13:2023年人大法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2.公共课确保过线,争取高分
首先,从分值占比来看,专业课2门300分,公共课2门200分,公共课占比较少,且内容整体难度不及专业课,因此公共课在时间安排上要少于专业课。
其次,就学科特点而言,公共课相比专业课更难提分。外语考试看重平时积累,在前期已经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不用在后期花大量时间提升,只需要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并勤加练习,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即可。政治学习则看中后期,选择题需要多刷多练,主观题背诵则需要在11月份以后,跟随政治老师的冲刺课程、肖四肖八进行短期快速记忆。
再次,北京的公共课改卷是“大旱区”,压分现象严重,尤其是主观题分数与其他地区相差较大,因此报考北京地区学校,公共课得到70分以上的分数已经非常不容易。
2023年考研中政治和英语试题展示出一个新特征,即更加注重基础和灵活应变,没有按照以往的套路式出题风格,导致公共课分数整体不高。因此,各位同学不必为了追求公共课高分花大量时间学习某一部分知识和题型,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用尽可能高效的方法取得英语政治的平均分数,保证过线,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3.专业课努力取得高分
研究生考试说到底是一场“分数游戏”,在相同的准备时间内,采取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基本分数、冲击高分的策略才是最佳通关攻略。相较于公共课,专业课更应该努力冲击高分。
首先,专业课在分值上共计300分,占据考研总分的60%,具有更高的提分空间。其次,从题型上看,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只有主观题,没有客观题,不像公共课客观题那样对错分明,只要答案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没有分数。最后,人大法学考研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始终面向本科生,难度不会太大,按照人大法学考研往年真题,仍然是重基础、考重点高频内容,这对于考生较为友好,只要将时间精力花在关键部分,相对容易拿高分。
因此,在冲刺阶段把握好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平衡,既要保证增加公共课的复习时间,保证公共课过线并至少取得平均分数。同时又不能舍本逐末,在公共课上花费过多时间精力,仍然要以专业课为复习重中之重,争取在专业课取得高分。
当然,尽管在总体上专业课要争取拿高分,但科目之间仍有优势和劣势之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科目上都做到特别厉害,我们能做的是在保证所有科目在拿到60%基础分的基础上,将优势学科尽可能发挥到极致。以笔者为例,相较于民法,我在专业课中对刑法更感兴趣,也更愿意钻研复杂问题,因此我在平时学习时不放过刑法中较为复杂的问题,深入理解相关观点理论,在考场上,即便面对平时不熟悉的罪名,也能从总则原理入手分析问题,因而没有因为不熟悉罪名在刑法科目上失分。
当然,强化优势、感兴趣学科的学习的前提仍然是各门学科均衡用力,达到平均水平。不推荐没有均衡用力,导致一两门弱势学科失分严重,拉低整体分数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冲刺阶段时间有限,此时备考规划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提高分数、成功上岸,性质是功利的。专业课有 6 个科目,因个人喜好、学习天赋或者研究生学习选择方向等自然有所偏好,但考试是没有偏好的,6 个科目的分数相同,所以不允许在备考时像研究、学习一样把一整天的时间都花在某一科目上,必须合理分配、兼顾所有学科。因此,要结合考试范围、重点内容备考,适当舍弃对偏难问题的钻研,否则可能导致巩固基础的时间不足,得不偿失。
2.合理搭配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
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且必然会有高效时间段和疲惫时间段的区别,因此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安排不同的任务。
时间和任务搭配的总原则是, 高效学习时间安排难度较大和容易犯困的任务,易疲惫时间安排较为轻松和不容易犯困的任务。比如,早上思维活跃、大脑清醒时,安排背诵任务,下午易犯困,可以安排英语、政治刷题,晚上思维稳定,安排学习民法、刑法等需要深入理解的应用法学科。当然,每个人大脑较为活跃、能够有效学习的时间段情况不同,学习时间分配也因人而异,同学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合理的规划即可。
3.结合正式考试时间安排、尽量保证大脑在考试时间段活跃
越临近考试,越需要全身心调整到适应考试的状态,因此,按照考试时间分配学习任务,也是一种高效方法,研究生正式考试的时间段如下图所示。
图14:研究生考试时间表
首先,应当根据考试时间段调整合适的作息时间。比如部分同学习惯晚睡晚起,但应当逐渐适应8点以前早起的时间规划,否则上午考试时大脑仍习惯晚起状态,大脑活跃度不足,会影响临场发挥状态。中午12:00到13:30间则可以安排半小时午睡,为下午的学习和考试养足精神。
其次,应当根据考试时间安排,让大脑习惯在特定时间段学习对应考试科目。比如英语在下午两点开考,备考期间也可以在下午两点开始练习英语题,使大脑在这一时间段进入活跃状态。
4.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时间分配
如前文所述,专业课相较于公共课分数占比高、提分空间大,因此在时间分配上也应当多于公共课。按照2:3的分数比,如果一天学习时间在10小时,公共课最多安排4小时学习已足够。并且,公共课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应当将高效时间段多分配给专业课,将疲惫时间段留给难度较小的公共课,比如在专业课复习间隙听政治网课、订正英语真题,达到休息和处理次重要任务的效果。
5.切忌堆砌学习时间,保证适当休息娱乐
即便已经进入了考研的攻坚阶段,也不建议同学们过度增加学习时间。学习时长与有效学习时间不能画等号,比起盲目堆砌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效率,才是更为可取的方式。因此,每天仍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时间,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让大脑不至于高度紧绷。
五、冲刺阶段的法考规划
1.适当减少法考学习时间,以考研为主,同时巩固法考已有知识
双考同学的法考备考原则是通过而不是高分,在保障通过的基础上,应将更多时间分配给考研。临近法考客观题考试,加之考研任务逐渐加大,我们的时间精力很难允许再对法考进行大规模的学习。因此,推荐的学习方法是,采取高效策略,将重点放在巩固熟悉已有知识、加强重点知识和学习做题方法上。
2.考前一周集中冲刺法考客观题
2023年法考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16、17日。双考同学在考前一周应当将备考重心转移到法考客观题,进行高效的冲刺复习,适当减轻考研的时间投入。方法上,推荐使用总结性质的考前冲刺资料进行快速记忆。后期知行法学将推送法考客观题冲刺专题文章,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
1.适当增加考研与法考相同科目的学习时间
法考主观题中部分科目与人大法学考研相同,且都是重点、占大头的科目,比如刑法、民法、法理学,可以在10月份适当加大这几门科目的复习比重,并结合使用考研与法考资料。但是也不能完全搁置其他考研科目,而是适当减少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选择其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将次重点部分留到主观题结束后加强补充。
2.重点学习法考主观题答题技巧,高效备考
双考同学的法考主观题备考策略同样是通过而非高分,因此选择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分的方式更为可取。主观题不同于客观题注重背诵记忆,而是更注意考察分析、解决问题、论述的能力,因此掌握答题方法非常重要。
3.熟悉法条结构,学习查法条技巧
法考主观题会提供电子版法条供查找,这对于精力有限的双考同学来说非常有利,因为对于一些考研中不涉及的科目,比如行政法、诉讼法,找到法条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因此,在考前用一两天时间熟悉法条结构,学习快速查找法条的技巧,是省时省力的备考方法。并且,熟悉法条,对考研应用法也非常有利,因此,在10月份考研专业课的学习中可以适当增加法条的梳理学习,实现法考与考研相互促进。
六、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
七、结语限于篇幅,本文对人大法学考研冲刺阶段总规划的介绍采取概括简略的形式,以期在新阶段伊始,为同学们提供总括性的指导规划。后期,知行法学公众号将在重要时间点持续推送相关攻略文章,对各个阶段的规划、具体学习方法作出更加详细的干货解读。希望各位同学调整好学习状态,以本文以及后续文章为指导,在新阶段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经过前几个月的沉淀,同学们对各个科目有了不同程度的学习、理解和背诵,三轮阶段是考研的冲刺背诵阶段,需要对学习方法做出一定调整。
一方面,在深入理解、背诵记忆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学会“输出”知识,学习答题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在持续的输入与逐渐强化的输出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关注热点、重点问题,构建更加成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逻辑。
进入新阶段,同学们对于学习规划和具体方法有疑惑是非常正常的,知行法学也将在三轮阶段持续为考生提供完备的配套资料和攻略指导,满足同学们知识强化、热点重点追踪、体系梳理、背诵记忆、答题训练等不同需求。
本篇文章将为同学们介绍三轮冲刺阶段的整体学习规划,包括冲刺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调整、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方法、辅导资料的选择和使用、专业课与公共课规划平衡、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
请各位考生跟随本篇文章开始,调整到冲刺状态,改进学习方法,享受深入内化知识、完善体系构建的乐趣,做好最后冲刺前的重要准备!
一、冲刺阶段主要任务和方法调整冲刺阶段要应对好更加复杂、艰巨的学习任务,我们需要即时自查学习误区,改进学习方法。此处提示几个重要学习任务和方法的调整。后期,知行法学也将持续推送相关文章进行详细说明。
(一)空想不如实干,注重微观规划
1.关于规划的误区各类经验贴中总是会列出笔者的时间规划、任务规划,宏观如每轮次的背诵时间、刷题时间,微观如具体一天的日程表。是否意味着学习一定要提前制定并且严格执行规划呢?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日程表、背诵表,学习效果是否必然不佳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每经验贴都是基于事后视角来做总结记录,必然会忽略过程中的细节,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学习状态。
同学们不必以看似完美的理论和标准来苛求自己,更不能沉溺在制定完美的宏观规划的想象之中。关于学习规划误区是:①沉溺在制定完美规划的想象之中,迟迟不落实,这是利用规划逃避实干的思维惰性。②制定了难以完成的规划而感到压力巨大,因为没有完美执行而焦虑受挫,这是脱离实际的规划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2.对待规划的正确态度
我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设定好的机器,不能严格执行既定的规划是人之常情,要做的不是反人性,而是顺应、利用人性。对待规划的正确态度是:空想不如实干,注重微观规划。
首先明确,完全无规划也不可取,但规划应当适度,什么叫适度规划呢?要以“可行性”为首要标准,包括时间与精力两个维度。
时间上,我们只能预测并把握短期安排,因此要避免做长期的宏观规划。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对未来的重要时间节点有大致把握,比如我知道冲刺阶段应当至少背诵两轮专业课、9月份要开始学习政治、11月份要学习英语大作文,上述宏观节点的把握必要且已经足够,但不能妄想把握未来一个月甚至三个月中每一天、每一周的安排。以笔者为例,我曾经在背诵专业课之前试图规划未来一个月的每一天中应当背诵哪几门科目,并且详细地记录在日历表中,但没坚持两天就完全脱离计划,转而根据每天的状态即时调整背诵情况。可见,事前的规划很大程度基于想象,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执行过程中必然要根据即时的反馈做调整。因此,放弃宏观的规划,注重微观的规划,更具有可行性。
精力上,我们在事前倾向于以雄心壮志去提出高要求,但真实精力很难允许。比如提前一天列出明天的时刻表,结果是,要么因为追赶计划表没有学习到位,要么因为突如其来的琐事扰乱计划,在总结时感到挫败、焦虑,真正严格执行计划的情况很少。因此,在具体某天的学习中,推荐使用“学习—记录”代替“计划—学习”的路径:早晨在书桌前一坐下,不用写任何计划,立马开始学习,完成一个小任务,比如背单词后,记录下来,再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选择下一个小任务来完成、记录。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任何事前的压力和框架,而是强调立即执行,既能在高效执行中享受即时的成就感,持续获得动力,又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最合适的下一步安排。
总之,要避免错误规划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宏观规划导致的思维惰性和高要求规划带来的心理挫败。适度放弃规划,用微观规划和记录来提高执行力的惯性,是为更可取的方法。
(二)专业课进入背诵阶段,并逐步练习输出
经过前几个月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理解了专业课基础知识。三轮阶段对专业课的要求是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输出,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而背诵记忆,就是将知识内于心,做好输出的前提准备。因此,无论你此前是否已经开始背诵,从看见这篇文章开始,就应当立即开始背诵记忆。(三)政治学习时长增加
政治是一门性价比极高的学科,整体理解难度不大,但对背诵记忆要求较高,在考前三到四个月强化学习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部分同学在暑假期间已经开始学习政治,部分同学还未开始学习,进入9月份,每个同学都应该将对政治的重视性提高,立即开始增加学习政治的时间精力。下图为9月份以后的政治学习规划,可供参考。图1:政治9月份以后学习规划
(四)英语学习方法调整
英语是一门平时积累性的学科,基础在单词和语法长难句,此前同学们已经持续记忆考研单词、练习阅读题,打好了英语基础。进入冲刺阶段,需要在保持每日的单词记忆量的同时,调整英语学习方法,跟随老师学习特定题型的做题技巧和方法,掌握完形填空、翻译、新题型、作文的答题方法。如下图规划,可供参考。图2:英语9月份以后学习规划
(五)时间规划和精力分配更加注重均衡、精准
进入冲刺阶段,复习任务更加复杂:专业课进入了非常关键的记忆、内化阶段,英语、政治的复习难度加大,双考同学还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客观题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更加合理地进行时间规划和精力分配呢?在复习科目和任务上做“加法”的同时,也需要做“减法”:舍弃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舍弃厚重、分散的复习资料,将有限的经历集中在关键点上。因此,建议同学们选择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和重点集中、体系分明的复习资料。专业课方面,无论此前是否阅读了各科教材,现在都应当选择更高效的复习资料作为主力,比如各科讲义、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而将教材当做字典供特定问题的查询。同时,冲刺阶段要及时补充热点、拔高重点、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打通知识之间的逻辑,后期知行法学将提供冲刺串讲课、冲刺必背题、真题解析、热点分析专题与增补讲义等配套资料,可以 助同学们在已有基础上凝练、提高,满足冲刺阶段的学习需求。
公共课方面,除了继续使用英语黄皮书进行练习、使用政治《精讲精练》巩固基础,一些总结性质的资料更能够 助我们快速直击重点、总结规律,因此要注意各个渠道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后期知行法学会推送政治复习专题攻略, 助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和方法。
法考主观题方面,在客观题结束或一个月,选择性价比高的主观题冲刺课程和资料,重点学习查找法条、案例分析等答题方法,特别要注意法考与考研的时间合理分配,详见本文第五部分及后续专题文章。
二、冲刺阶段的学习总原则:从输入到输出
(一) 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在三轮冲刺阶段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是备战人大法学考研的重要一课。“输入”知识是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而输出知识是表达、分享你所了解的知识,其建立在形成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具备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或者说思维逻辑的基础之上。“输出”是对“输入”的一种反馈,是将输入的“他人”的、“课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必须明确,输入是手段,输出才是最终目的,许多同学常常沉浸在不断重复课本多少遍、背诵多少遍的备考误区中,一味只吸收知识忘记了考研考察的是输出,前期准备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考卷上呈现你的答案、表达你的知识理解。(二) 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背诵规划与方法
毫无疑问,知识的输入是输出的前提条件,尤其是考研中涉及许多你未学习过、不懂的新知识,无输入不谈输出。冲刺阶段的输入要超越听课、看书,将知识完整、准确记忆在大脑中。1.是否需要背诵规划?如何做好背诵规划?
背诵规划无论是具体细致还是简略概括,都能 助我们掌握背诵进度,合理安排时间。可以采用的规划方法是,计算开始背诵当日到考试前的总时长,以及需要背诵的内容有多少,以背诵时长和背诵内容两个基准明确每个月的保底背诵进度,再详细到每一周,以及当日的计划。
总体来说,第一轮背诵时间不宜过长,且重点在于知识框架的搭建。后续要滚动复习,巩固记忆
。随着背诵过程推进,理解加深,会有新的想法灵感出现,则在后续背诵轮次中加入更多背诵细节,填充在知识框架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背诵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2.理解中背诵,背诵中理解
在具体背诵方法上,不能采取死记硬背方式,也不要将背诵和理解截然分开。部分同学在前期学习理解时已经开始思考背诵思路,这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在理解中背诵,背诵中加深理解,才能让知识融会贯通,内化于心。
理解型背诵记忆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采取关键词串联记忆、谐音口诀记忆、思维导图框架记忆等方式,在背诵过程中多多思考、探索如何轻松高效记住知识点,如此可逐步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背诵记忆方法
考试届流行的背诵方法非常多,但并非所有方法都适合自己。有的同学善于做规划和执行计划,可以利用艾宾浩斯曲线制定背诵记忆表。有的同学不善于执行严格计划,也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背诵方法。背诵方法和效果都因人而异,只有多尝试,多检验背诵效果,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笔者为例,相较于严格、详细的多科目计划,我更喜欢依据当天状态和近期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科目,花较长时间进行专项背诵,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有一个总体背诵规划,做到合理均衡分配时间,万万不能将过多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某个科目而忽视其他科目的背诵。
4.利用好零碎时间
记忆体系完整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课需要花完整大块的时间,而对于英语、政治等体系要求不高的科目,则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记忆。比如在排队、路上听记英语单词,在专业课背诵休息间隙看看政治帽子题总结等等,将零碎时间分配给轻松的小任务。
(三) 输出是输入的目的:反馈检验方法
“输出知识”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后表达出来,可以看出你对原本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如何。输出的目的是检验知识储备,锻炼答题能力,此处介绍几种主要输出方法。1.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可以 助我们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构建思维体系,既有助于理解课本内容,亦可提高背诵效率。用思维导图呈现自己的知识框架,是一种兼顾内容和体系的输出方法,能够 助我们快速掌握知识逻辑。制作思维导图后,背诵记忆只需要按照章节逻辑体系复述即可。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也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思维导图可以按照章节构建,也可以按照专题整理,比如刑法中的观点展示,如下图所示。
图3:按章节搭建的法理学思维导图
图4:刑法学中观点展示专题思维导图
2.表达式输出
在背诵记忆某一部分内容后,可以在脑中冥想、口头表达或是快速打字回顾背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关键知识点串联呈现,以此检验背诵效果。这种输出方式更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导图结合,才能形成既有逻辑体系,又有详实内容的输出内容。
3.做题式输出
最终考试的输出需要解答题目,解题式输出方法能够将我们的理论储备转化成试卷上的答案。对于论述类题型和解决问题题型有不同的输出方法,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锻炼知识检索能力、答案组织能力和时间控制能力等。
下图是笔者的法理学论述练习示例,其中黑色笔迹是读题后即时的思考和作答,红色笔迹是作答后自己的批改、反思,可以看见,通过练习答题,能发现输出过程的很多问题,比如结构指示不清晰、缺少逻辑衔接句、作答分点不明确等等,只有通过真实的输出练习,才能做好改进。
图5:法理学答题练习和批改反馈
结合上述输入与输出方式,才能在冲刺阶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表达,为最终的考试做好充足准备。关于输入和输出,知行法学将在后期推送专题文章,为同学们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
三、冲刺阶段的辅导资料和使用如前文所述,冲刺阶段,面对更加复杂的复习任务,我们在做加法同时,要在方法和复习资料上做减法,将宝贵的时间精力用在关键之处。如果只是盲目增加复习科目、堆砌时间,却不改进学习方法,不仅会在冲刺阶段感到十分艰难劳累,而且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知行法学已经针对人大法学考研各阶段特点打造了完善体系,包括三轮冲刺班,知行法学将在后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辅导资料。也建议同学们舍弃前期的厚重教材、分散的资料,选择高效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学习。
下面,本文将以三轮阶段复习特点为基础,结合推荐使用的辅导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详细介绍本阶段实现高效复习的方法。
(一) 利用冲刺讲义,精准发力、打通逻辑
1.利用冲刺表格,夯实基础知识知行法学人大法学考研冲刺讲义由冲刺表格、热点专题分析与增补讲义、各科知识体系图构构成。
在强化阶段,同学们已经利用精讲讲义对基础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老师讲解在讲义上标注笔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复习资料。在冲刺阶段,不建议频繁更换主力复习资料,而是在精讲讲义的基础上,使用冲刺表格,添加热点专题分析与增补讲义、各科知识体系图构,在基础之上增添新知、强化重点、构知建识体系。
今年知行法学新增的冲刺表格是在反复磨合教材课本、学术论文和二轮精讲讲义之间形成的,在精讲讲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形式上,冲刺表格的形式更加结构清晰、方便查找,方便同学们迅速定位、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内容上,冲刺表格列出了大量的知识点对比,并增加了可视化呈现,利用大纲思维导图、图表、图标等可视化元素,使得冲刺表格更加生动有趣。冲刺表格可以更好地 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知识点的可理解性和可记忆性, 助同学们在三轮阶段减少信息冗余,简化学习过程,节省时间精力,更好地整理和掌握知识。
图6:冲刺表格
2.以热点、重点为导向,集中精准发力
根据人大法学考研历年真题,初试题目的风格比较明显:重视基础的同时,以传统重点、近期热点为导向,重视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1) 正确追踪热点,找准出题角度
一方面,人大法学考研经常会对当年的修法热点和学术热点进行考察,比如22考研中知产所考察的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问题都是近年来新修法的热点,21考研中宪法所考察的国家主席荣典权在当时也是结合了时事热点,20考研法律史对近代中国民事立法的发展与演变的考察也与当年《民法典》的出台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对于人大法学考研而言,掌握热点就是掌握了出题的方向,根据热点识别重要知识并进行针对性、专题性的梳理和复习,能够让我们的复习事半功倍。
当然,也不建议同学们盲目追逐热点。首先,热点只是考察知识的切入方向,最终仍然要回归到基础知识原理,将热点嵌入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才是对待热点的正确方式。其次,热点众多,时间精力只允许我们了解与人大法学考研直接相关的部分,这对于热点的搜集、甄选和整理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不建议同学们自行盲目查找热点,花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
(2)升华串联重点,加深拓宽思维
另一方面,人大法学考研对于传统重点的重视程度也很高,一般会提出比课本呈现的基础知识更高的标准,由此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因此,我们需要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升华,在基础知识上进行拔高,体现思维深度,冲刺高分。同时,也要在逻辑结构上,将重点涉及的各个基础知识进行串联,增强逻辑结构,采用专题式学习,锻炼逻辑串联能力和知识检索能力,拓展思维广度,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展现全面、系统的思考。由此,才能做到知行法学团队经常强调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获得高分。
(3)干货支持与方法指导
为满足上述学习需求,知行法学将持续推出热点专题分析与增补讲义,这是凝聚“重点提要”(满足冲刺需要,后期把书读薄)+“难点升华”(满足高手需要,难点把书读厚)+“热点分析”(满足押题需要,节省备考时间)三位一体的合集。
在使用上述资料时,需要同学们以前期搭建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将重点、热点融入现有知识中,做到融会贯通,全面、深入地掌握、消化增补知识。
图7:热点专题分析
图8:增补讲义
具体方法上,一方面,可以在前期搭建的思维导图或是笔记基础上增加相关重点、热点标记,前期没有搭建思维导图的同学也可以从现在开始,直接使用知行法学提供的知识体系图构,或者自己制作简要的思维导图,逐步融入重点、热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重要问题做专题式复习,即将有关知识点集中在一起,找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串联成合理的逻辑链条后集中掌握。上述方法能 助同学们高效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在训练一种考场上快速检索、组织答案的能力。
3.构建知识体系,打通知识逻辑
我们一直强调,要注重各科学习的体系化和逻辑性,人大法学考研并非仅仅考查同学们的记忆能力,更考察的是对于知识点的检索能力、对于话语的逻辑串联能力和对于整体答题结构的组织能力。针对这样的考察要求,采用各种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图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知识体系图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和复制粘贴,更重要的是要画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体系的层次性、框架感,通过一张图将一个章节甚至整个科目的知识串联起来,做到触类旁通。
我们在前期就建议同学们学习中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采用思维导图、笔记等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通知识脉络,并在之后的多轮学习和背诵中逐渐对其优化和补充,最终将体系了然于心。进入冲刺阶段,部分同学前期没有做好体系构建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建议以知行法学团队提供的知识体系图为基础,以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所注意到的知识点和逻辑连接作为补充,将知识体系图构改造为自己的体系图。
图9:知识体系图构
(二) 利用串讲课程,提高、凝练知识体系
知行法学将在三轮阶段提供串讲课程,与强化课程有所不同,串讲为了适应本阶段学习任务,更加注重体系梳理、重点强化和方法提示。对应地,同学们对待串讲课程的方式也应当与精讲课程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精讲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同学们正确理解相关知识提供指导,对待精讲课的主要方式是较为被动地吸收、学习。而冲刺阶段的串讲课程建立在同学们已经对基础知识相对熟悉的前提下,发挥串联知识、提示重点的功能,因此,同学们对待课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要先有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在听课过程中主动思考,检验自己的理解、对知识脉络的把握是否准确,为之后冲刺阶段的学习理顺逻辑和标画重点,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拔高。
(三) 利用真题解析,指引复习重点
对于应试来说,真题是最具有明确指导性的资料,通过真题可以了解到往年出题风格和偏向,了解出题人思维,从而 助我们在复习中找准内容上的重点、摸清方法上的关键、训练做题思路。人大法学考研往年真题中也不乏重复考察某一问题的情况,因此,在冲刺阶段,充分利用真题、学习真题解析,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为了节约时间,也不建议同学们自行查找真题,因为真题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题目,还在于详细的解析,通过题目和解析凝练重点内容、总结答题结构,因此需要有更加专业、系统的资料支持。知行法学将在冲刺阶段提供真题解析材料,其建立在对人大法学考研历年真题的甄选、研判和分析基础上,比较适合备考时间有限的同学,应当充分利用。
图10:真题解析
真题数量有限,要最大化发挥真题作用,需要注意方法。具体利用方法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仔细阅读题目,组织答题框架和关键点。我们不需要将答案的细节逐字逐句罗列,而是将练习重心放在识别知识点、组织答题结构和关键点上。原因在于,真实的考场答题状态就是迅速抓取关键词、组织答案结构,再根据自己的平时积累,结合具体题目合理编写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识别到相关知识点,以及用顺畅的逻辑将知识点串联的过程。同时,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完整、有逻辑的思维结构是人大法学考研非常注重的一方面,因此在答题时要根据这个目标,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时间精力有余的同学,也可以选择部分真题做全真模拟,将答案完整呈现,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步,根据真题解析检验做题思路,订正、补充答案。知行法学团队在真题解析中结合主流教材和观点做了详细的解答,可以作为真题练习的参考答案。在订正时不仅要注意要点是否齐全,更要注意逻辑结构是否合理。比如,最标准的答案组织结构是“总分总”结构,要首先写出明确的结论,再陈列分论点,最后重申、丰富结论。各个分论点中,要将中心句写在段首,将支持句依次排列在后。按照这样的结构答题能够让阅卷老师快速抓取答案关键点,避免因为结构不清而失分。
第三步,复盘知识点,融入知识体系。真题中不仅提示了重点高频知识点,也可能包含新的理解、新的问题,此时不仅要回归到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也要将真题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是答题思路、灵感及时记录下来,补充到现有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中。如下图是笔者备考时将法理学真题融入思维导图的记录,在题目后列出相关知识点,提醒自己复习。
图11:真题练习的复盘,加入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点
(四) 利用模拟训练,锻炼答题能力
前面提到,冲刺阶段应当将重心逐渐从输入转向输出,而学会答题就是输出的最终目的,也是备考的最终落脚点。为了 助同学们锻炼答题能力,知行法学在后期会提供各科模拟训练题,题目编写贴近往年考题风格的同时,结合今年热点和重点,能达到训练和预测的双重效果。要利用好模拟训练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步骤:
第一步,创造模拟环境,贴近真实考场。模拟训练题的出题内容和数量都与真实考试一致,不仅要 助同学锻炼答题能力,也要训练同学们适应真实考场状态,因此需要安排完整的时间段和贴近考试的环境沉浸式做题。具体方式包括屏蔽干扰、清空学习资料、计时答题等。
第二步,仔细阅读题目,组织编写答案。不同于真题解析注重日常训练答题结构和重点指引,利用模拟训练题时要尽量贴近真实考试,因此不仅要快速组织答题重点和框架,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编写答案内容,锻炼控制时间的能力。根据往年考试经验,考场上的思维更加紧张活跃,能够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时间有限,因此,更要通过考前的模拟训练,精准把控时间,快速掌握详略得当的答案组织方式,从而在考场上有更好的发挥。
第三步,批改与总结经验。知行法学团队将为同学们批改模拟答题卷,由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对各自的答案作出订正、点评和建议指导。同学们也能在批改后自己重新思考如何改进答案,将内容或是结构方面的改进想法记录下来,总结个人的做题经验。
做好模拟答题训练,能够在考前 助我们快速适应考试环境,锻炼时间控制能力和答案组织能力,短时间内再次为最终考试呈现夺得关键分数。
四、冲刺阶段的专业课和公共课规划与公平上文已对冲刺阶段专业课学习原则和方法做出提示,但冲刺阶段不仅需要加强专业课学习强度,也要改变此前的公共课学习方式,政治、英语进入攻坚冲刺阶段。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平衡兼顾专业课与公共课安排呢?最终仍然要以考试特点为指导。下面本文将根据考试特点,包括分数占比、提分空间、考题难易程度等,介绍冲刺阶段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时间分配兼顾以及公共课学习的整体规划。
(一)冲刺阶段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分配兼顾原则
1.重视所有学科,不可放弃任何一门、任何一部分首先,每一门考试科目都要重视。如下图所示,要想进入复试,需要在总分过线的情况下外语、政治、应用法学、理论法学均过线。即便未进复试,参加调剂也需要过国家线。因此,同学们不可以放弃任何一门科目,必须重视所有科目,确保所有科目至少达到基本要求,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总分很高稳过复试分数,却败在其中某一科不过线的悲剧。
图12:2023年考研国家线
图13:2023年人大法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2.公共课确保过线,争取高分
首先,从分值占比来看,专业课2门300分,公共课2门200分,公共课占比较少,且内容整体难度不及专业课,因此公共课在时间安排上要少于专业课。
其次,就学科特点而言,公共课相比专业课更难提分。外语考试看重平时积累,在前期已经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不用在后期花大量时间提升,只需要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并勤加练习,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即可。政治学习则看中后期,选择题需要多刷多练,主观题背诵则需要在11月份以后,跟随政治老师的冲刺课程、肖四肖八进行短期快速记忆。
再次,北京的公共课改卷是“大旱区”,压分现象严重,尤其是主观题分数与其他地区相差较大,因此报考北京地区学校,公共课得到70分以上的分数已经非常不容易。
2023年考研中政治和英语试题展示出一个新特征,即更加注重基础和灵活应变,没有按照以往的套路式出题风格,导致公共课分数整体不高。因此,各位同学不必为了追求公共课高分花大量时间学习某一部分知识和题型,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用尽可能高效的方法取得英语政治的平均分数,保证过线,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3.专业课努力取得高分
研究生考试说到底是一场“分数游戏”,在相同的准备时间内,采取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基本分数、冲击高分的策略才是最佳通关攻略。相较于公共课,专业课更应该努力冲击高分。
首先,专业课在分值上共计300分,占据考研总分的60%,具有更高的提分空间。其次,从题型上看,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只有主观题,没有客观题,不像公共课客观题那样对错分明,只要答案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没有分数。最后,人大法学考研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始终面向本科生,难度不会太大,按照人大法学考研往年真题,仍然是重基础、考重点高频内容,这对于考生较为友好,只要将时间精力花在关键部分,相对容易拿高分。
因此,在冲刺阶段把握好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平衡,既要保证增加公共课的复习时间,保证公共课过线并至少取得平均分数。同时又不能舍本逐末,在公共课上花费过多时间精力,仍然要以专业课为复习重中之重,争取在专业课取得高分。
当然,尽管在总体上专业课要争取拿高分,但科目之间仍有优势和劣势之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科目上都做到特别厉害,我们能做的是在保证所有科目在拿到60%基础分的基础上,将优势学科尽可能发挥到极致。以笔者为例,相较于民法,我在专业课中对刑法更感兴趣,也更愿意钻研复杂问题,因此我在平时学习时不放过刑法中较为复杂的问题,深入理解相关观点理论,在考场上,即便面对平时不熟悉的罪名,也能从总则原理入手分析问题,因而没有因为不熟悉罪名在刑法科目上失分。
当然,强化优势、感兴趣学科的学习的前提仍然是各门学科均衡用力,达到平均水平。不推荐没有均衡用力,导致一两门弱势学科失分严重,拉低整体分数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二)冲刺阶段学习时间规划
1.备考不等于学习,考试是功利性的冲刺阶段时间有限,此时备考规划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提高分数、成功上岸,性质是功利的。专业课有 6 个科目,因个人喜好、学习天赋或者研究生学习选择方向等自然有所偏好,但考试是没有偏好的,6 个科目的分数相同,所以不允许在备考时像研究、学习一样把一整天的时间都花在某一科目上,必须合理分配、兼顾所有学科。因此,要结合考试范围、重点内容备考,适当舍弃对偏难问题的钻研,否则可能导致巩固基础的时间不足,得不偿失。
2.合理搭配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
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且必然会有高效时间段和疲惫时间段的区别,因此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安排不同的任务。
时间和任务搭配的总原则是, 高效学习时间安排难度较大和容易犯困的任务,易疲惫时间安排较为轻松和不容易犯困的任务。比如,早上思维活跃、大脑清醒时,安排背诵任务,下午易犯困,可以安排英语、政治刷题,晚上思维稳定,安排学习民法、刑法等需要深入理解的应用法学科。当然,每个人大脑较为活跃、能够有效学习的时间段情况不同,学习时间分配也因人而异,同学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合理的规划即可。
3.结合正式考试时间安排、尽量保证大脑在考试时间段活跃
越临近考试,越需要全身心调整到适应考试的状态,因此,按照考试时间分配学习任务,也是一种高效方法,研究生正式考试的时间段如下图所示。
图14:研究生考试时间表
首先,应当根据考试时间段调整合适的作息时间。比如部分同学习惯晚睡晚起,但应当逐渐适应8点以前早起的时间规划,否则上午考试时大脑仍习惯晚起状态,大脑活跃度不足,会影响临场发挥状态。中午12:00到13:30间则可以安排半小时午睡,为下午的学习和考试养足精神。
其次,应当根据考试时间安排,让大脑习惯在特定时间段学习对应考试科目。比如英语在下午两点开考,备考期间也可以在下午两点开始练习英语题,使大脑在这一时间段进入活跃状态。
4.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时间分配
如前文所述,专业课相较于公共课分数占比高、提分空间大,因此在时间分配上也应当多于公共课。按照2:3的分数比,如果一天学习时间在10小时,公共课最多安排4小时学习已足够。并且,公共课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应当将高效时间段多分配给专业课,将疲惫时间段留给难度较小的公共课,比如在专业课复习间隙听政治网课、订正英语真题,达到休息和处理次重要任务的效果。
5.切忌堆砌学习时间,保证适当休息娱乐
即便已经进入了考研的攻坚阶段,也不建议同学们过度增加学习时间。学习时长与有效学习时间不能画等号,比起盲目堆砌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效率,才是更为可取的方式。因此,每天仍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时间,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让大脑不至于高度紧绷。
五、冲刺阶段的法考规划
(一)法考客观题:巩固已有知识,高效冲刺备考
此前的强化阶段,双考同学已经通过法考课程打下基础,进入强化阶段,法考学习规划应当做以下调整:1.适当减少法考学习时间,以考研为主,同时巩固法考已有知识
双考同学的法考备考原则是通过而不是高分,在保障通过的基础上,应将更多时间分配给考研。临近法考客观题考试,加之考研任务逐渐加大,我们的时间精力很难允许再对法考进行大规模的学习。因此,推荐的学习方法是,采取高效策略,将重点放在巩固熟悉已有知识、加强重点知识和学习做题方法上。
2.考前一周集中冲刺法考客观题
2023年法考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16、17日。双考同学在考前一周应当将备考重心转移到法考客观题,进行高效的冲刺复习,适当减轻考研的时间投入。方法上,推荐使用总结性质的考前冲刺资料进行快速记忆。后期知行法学将推送法考客观题冲刺专题文章,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
(二)法考主观题:掌握高性价比方式,与考研相互促进
2023年法考主观题时间为10月15日,法考客观题结束后一个月,双考同学将迎来法考主观题考试,但10月份也是考研备考的黄金时期,如何同时兼顾法考主观题与考研备考呢?可以采取以下规划:1.适当增加考研与法考相同科目的学习时间
法考主观题中部分科目与人大法学考研相同,且都是重点、占大头的科目,比如刑法、民法、法理学,可以在10月份适当加大这几门科目的复习比重,并结合使用考研与法考资料。但是也不能完全搁置其他考研科目,而是适当减少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选择其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将次重点部分留到主观题结束后加强补充。
2.重点学习法考主观题答题技巧,高效备考
双考同学的法考主观题备考策略同样是通过而非高分,因此选择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分的方式更为可取。主观题不同于客观题注重背诵记忆,而是更注意考察分析、解决问题、论述的能力,因此掌握答题方法非常重要。
3.熟悉法条结构,学习查法条技巧
法考主观题会提供电子版法条供查找,这对于精力有限的双考同学来说非常有利,因为对于一些考研中不涉及的科目,比如行政法、诉讼法,找到法条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因此,在考前用一两天时间熟悉法条结构,学习快速查找法条的技巧,是省时省力的备考方法。并且,熟悉法条,对考研应用法也非常有利,因此,在10月份考研专业课的学习中可以适当增加法条的梳理学习,实现法考与考研相互促进。
六、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
(一) 弃考高潮来临?稳住就是胜利
面对更加紧迫的时间和丰富艰巨的复习任务,部分同学可能在本阶段产生放弃的想法。但是切记,行百里者半九十,此时放弃考试的可以是任何其他人,但绝对不能是你自己。给同学们一颗定心丸,每年人大法学院报考人数在1500人左右,但是最终上考场的会减少到1000人左右,千万不要因为想象中的困难在最关键的时期选择放弃,只要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平稳地到达最终考试,你就已经战胜了大部分同学。因此,本阶段遇到心态问题时,千万不能自顾自地低落消沉,要及时采取各种办法纾解,比如跟同学、师长、家人聊天,或是给自己放一天假尽情玩耍,切勿陷入自己的心态陷阱。(二) 勿让畏难心态阻碍复习脚步
冲刺阶段另一个常见的心态问题是因为畏难心态,比如恐惧背诵、害怕做题,而阻挡复习进度。笔者在冲刺阶段也曾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基础知识足够应对真题、模拟题,或是不愿意面对看到题目脑袋一片空白的冲击、背诵后不愿意检验背诵效果,而选择一拖再拖,迟迟停留在输入阶段,不肯进行输出训练,这导致我的复习过程比较拖沓,后期输出训练仓促。面对畏难心态问题,记住一个原则:做了总比不做好,做了就会发现并不难。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想象中的困难提前挡在了开始行动之前,如果你产生了畏难情绪,不要沉溺于自己的所谓感觉、想象,而是不管不顾,放心去做。无论是背诵还是做题,只要静下心开始,无论效果如何,都能给我们的复习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即便一开始面对真题、模拟题没有思路,只有多加练习,在后期都能收获能力的提升。七、结语限于篇幅,本文对人大法学考研冲刺阶段总规划的介绍采取概括简略的形式,以期在新阶段伊始,为同学们提供总括性的指导规划。后期,知行法学公众号将在重要时间点持续推送相关攻略文章,对各个阶段的规划、具体学习方法作出更加详细的干货解读。希望各位同学调整好学习状态,以本文以及后续文章为指导,在新阶段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文关键词:
当前网址:/94325.html